“‘结构三维码’技术的出现,为物联网和区块链注入新鲜血液,为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提供了进一步保障。实施该标准的防伪产品目前已经和正在开始在我国的酒类、食品、烟草、日化、家电、票证、医药、服装等行业应用,市场反应良好。”刘卓慧说,《结构三维码防伪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的实施,不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实现了码与标识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物理防伪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更让广大消费者感受到易于识别的防伪标识,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维码和三维码的区别是:性质不同、容量不同、作用不同
一、性质不同
1、二维码: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2、三维码:利用色彩或灰度(或称黑密度)表示不同的数据并进行编码,可以在普通大小的编码内包含大量的、足够识别真伪的辅助信息。
二、容量不同
1、二维码: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
2、三维码:最大可表示的数据量是PDF417码的10倍以上。
三、作用不同
1、二维码:适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
2、三维码:可应用于产品防伪、金融票证、证券包括钱币的防伪,身份证及所有证件的防伪。
一、特点不同
1、二维码: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译码可靠性高;可引入加密措施;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
2、三维码:信息量大,在相同的编码面积上,其最大可表示的数据量是PDF417码的10倍以上,所以可以在普通大小的编码内包含大量的、足够识别真伪的辅助信息。利用色彩或灰度(或称黑密度)表示不同的数据并进行编码。
二、识别度不同
1、二维码:二维码现今随处可见,但人眼无法直接看出二维码里面包含的信息,必须通过手机等设备扫描。
2、三维码:三维码可以轻易通过眼睛区别开来。用眼睛看,就可以知道是哪家企业的三维码。
三、应用不同
1、三维码:三维码可在各种需要保密及防伪等重要领域中应用,如各对种证件、文字资料、图标及照片等图形资料进行编码。
2、二维码:二维码和二维码读写设备等技术逐渐成熟,二维码被广泛的应用于经济、政府工作、金融、农业等等。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