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血亏!凭什么这么贵?

日博365备用网站 admin 2025-08-11 12:18:29

03 营销崇洋,多使不灵

说完经营管理,咱们再聊聊产品和营销。

这么厉害的奈雪,到底是怎么火的呢?

彭心说他们是精准把握了年轻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消费痛点,当然老何没看出来哪里痛了?是女性嫌别的茶饮太便宜?还是嫌摄入热量太少不容易胖所以要多补充奶茶?

后来,我想通了,最大的痛点是,生活中缺“仪式感”。这是奈雪最擅长的营销了。

从最早的品牌名奈雪(NAYUKI),到他们招牌产品名字芝士奈雪初露,都透露出一股浓浓的小资“轻奢”气息。

不仅如此,在奈雪上市之前,新推出生椰斑斓系列新品,卖点便是泰国椰子。

老何也能理解,要是说用的海南椰子,售价还要29起步,估计所有人都要喷。

你一说东南亚,阳光沙滩比基尼,档次就上去了。

这种营销策略并不是奈雪的专利,最近翻车的农夫山泉、元气森林,还有以贵出名的钟薛高,都特别喜欢讲故事,尤其是在原材料上讲进口故事。

作为千岛湖守护者,大自然的搬运工,农夫山泉凭借强劲的渠道建设,拳打怡宝脚踢冰露,稳居饮用水行业冠军。

然而即便都做到了这样的行业地位,明明是纯国产果味气泡水,却依然虚假宣传,大肆传播宫城柑橘,福岛蜜桃的概念。

结果呢,吹牛没打草稿,撞上了福岛这个大雷引发轩然大波。进退两难,被迫承认自己虚假宣传,实际用的都是国产桃。

钟薛高和农夫山泉比起来堪称卧龙凤雏,自称售价66元的雪糕原料成本就要40多元,其中自称源自日本的柚子原料,价格高达120万元一吨,消费者爱买不买。

言语中尊贵之情溢于言表,毕竟外国的柚子比较甜嘛。

元气森林则比较取巧,尽管面上不说,无论是日系包装风还是一个大大的“气”字都在暗示自己是日本品牌,方便消费者接受他并不便宜的售价。

老何这就纳了闷,难道中国水果真就那么一无是处,需要各大品牌舍近求远?

要说桃子,中国有秦安,蒙阴,秦岭,阳山四大水蜜桃之乡,非要去吹日本?

要说柚子,福建琯溪蜜柚,全球顶级,行销欧美,为啥从来没见到有人宣传我用它做原料?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我们消费者不再盲目崇洋媚外,抵制虚假宣传割韭菜,树立文化自信,资本自然不会和消费者过不去。

这里讲个小故事,老何前几年去日本旅游,早上去便利店吃早餐,看到肉包子有两种价格。

经过一番询问,店员说,贵的是“国产猪肉”。

听到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在日本,贵的是国产货!贵的是国产货!贵的是国产货!

到那一天,资本发现国产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更值得投入重金,届时我们看到的宣传可能就是“精选海南优质椰子”、“优质徐闻大菠萝”等营销策划案了。

04 国货的崛起

奈雪破发,完全不出人意料。

资本对于奈雪看法悲观,其实就在暗示:ta们认为奈雪经营粗糙,靠讲故事精致营销的套路难以为继。

在中国的地盘上,尤其是茶饮市场,靠一句原料进口的噱头,消费者心甘情愿高价买单的故事只会越来越少。

奈雪也好,农夫山泉,元气森林,钟薛高也罢,作为行业领跑者们,如果没有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内心依然是盲目追逐所谓“仪式感”。

消费者们也会用脚投票,把你赶下行业冠军的宝座。

反观无论是主打基层的蜜雪冰城,还是走高端路线的喜茶,他们并没有采用进口材料的营销噱头,在各自供应链和成本管控上精益求精,夯实内功,照样能稳居茶饮品牌排行榜前二。

而不断崛起的COCO、一点点、茶颜悦色等品牌,价格比奈雪便宜接近一半,运营能力不俗,很有希望挑战奈雪的市场地位。

和奶茶行业依然流行崇洋媚外不同,在很多其他行业,国产货早已不再是进口货的廉价替代品。

比如吴京穿的这件绿色外套便是经典案例,这件国产品牌爆卖到常年全尺码脱销,公司业绩更是逐年起飞,这里老何卖个关子,留到后面两期再说。

您的分享,点赞、点在看,都是给老何最好的动力,在这个中国制造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来解读他们背后的故事。

您有什么好的选题和思路,也欢迎留言区和老何交流!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