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额用篆书书写
元代赵孟頫《三门记》上的篆书标题
所以,后世书法家写文章和刻碑,无论正文用什么字体,标题则习惯用篆书书写,唐朝是这样、元朝也是这样,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
那这和日本护照上的篆书又有什么联系呢?
在古代,日本曾是中国的属国:汉武帝便颁发给滇国一枚金印,印文为小篆“滇王之印”。与此同时颁发给日本(当时叫“倭国”)一枚金印——倭国之印。
日本在七世纪前叶唐朝初期时,刚完成统一。骄傲自大地出兵支持百济,即现在的朝鲜,与新罗开战。后来唐朝出兵朝鲜,日本大败后才认识自己的落后,向中国称臣,并派遣唐史来中国学习先进制度。日本开始全面学习模仿中国文化的精髓。
日本人离不开印
日本印章协会会长中岛正一曾说,“从前,中国、韩国和日本一样使用印章制度,可如今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延续了下来。日本人一生平均持有5个印章,结婚的夫妇象征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时,也会互送实印、银行印、认印这套印章。车库证明,房产登记,就连亲人去世后的遗产协议都需要印章。”
日式印盒
日本的个人印章、以前的邮票也会使用篆书,篆书在日本流行并非一朝一夕。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不需要刻意学习小篆,但也不得不承认,小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其价值正如唐朝人说的那样: “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
日本邮票上的篆字
日本到处都存在着中国过去的影子,随处可见的旅游印章,给游人留下美好的回忆与印记。
声明 | 图文来源于网络,旨在分享传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新书推荐 |
此书为冯剑星研究探讨篆刻学的理论专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写成。作者不仅将印章的历史变迁,流派风格,印论印史,篆刻名家进行详细的梳理和划分,更将“印外求印”,“印中求印”的治印理念加以延伸和发掘。该书在清人魏锡曾《论印二十四首》、丁敬《论印十二首》的基础上,以百篇之巨制,将印与心之离合进行比较,提出"以印印心,以心治印”的学术理念,且格律精严,读来朗朗上口,堪为印坛理论之佳作。
邀请全国100位书坛名家书写,是集学术性、艺术性为一体的一册精品力作。当今书法家、篆刻家不可不读!
剑星好情、好胆、好才。李贺鬼才,剑星奇才!
——旭宇(中国书协顾问、当代文人书法大家)
贺剑星《论印百绝》出版
秦玉汉金看古意,浙生皖变论流风。
煌煌印史三千岁,蟠屈冯君绝句中。
——李刚田(西泠印社副社长 、当代篆刻大家)
史宜实,诗宜虚,这就是以诗论史的难处。你能系统作论印绝句,已有开创之功,以后配以图文出版,当有更佳影响。以诗论书,论画,论印,你亦是当代作出贡献的知名学人了,前程远大,祝贺!
——徐本一(湖北省书协主席)
剑星君书文诗印皆称上乘,每有论说,皆若清音独放,不流弊俗,不步故尘。今又作论印百首绝句,其志高远,其旨宏深,其辞清绝,其意中的,是为诗论双妙,老朽不得不击节叹赏!
——杨明臣(中国书协理事)
本书为16开,230页,采用精品纸印刷。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印刷精美设计考究。
订价98元,送快递!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微信支付,款后快递!
购书,请加微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