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俗据民间传说,朱元璋喜欢吃羊肉。宫廷里有一帮御厨专门为他做羊肉,这些御厨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来的,做羊肉人人都有一套,有的蒸羊肉在行,有的炒羊肉有独到之处,还有的炖羊肉汤是一绝,朱元璋每天可以吃到不同花样的羊肉。然而时间久了,这帮御厨们也不免“江郎才尽”,再也做不出新鲜的口味,难免让朱元璋失望。看到皇上吃羊肉没有了兴趣,御厨们诚惶诚恐,生怕有一天朱元璋怪罪下来,他们会受到责罚。
在众多的御厨中,有个姓关的中年男子,他本不会做羊肉,是专门炒菜的。当他得知皇上吃腻了“同事”们做的羊肉时,私下里动了心思,悄悄研究起羊肉的新做法来。关姓男子是回民,家是宁陵县城东关的。在他老家,人们有用大锅煮羊肉的习惯,煮出的羊肉味道很好。他没事的时候,便煮了一只羊,配上各种作料,熟后取出冷凉,把骨头全部剔除,对着一堆肥肥瘦瘦的羊肉,他苦思冥想,寻求一种独特的做法。几天后,他脑子中忽然灵光一闪,他把这堆羊肉用粗木棒挤压成厚厚的一坨。之后,他用刀切下薄薄的一片,一尝,竟有一种特别的味道。他大喜过望,又反复试验了几次,并找人帮忙把羊肉挤压得更结实些。一次,朱元璋用膳的时候,对着面前的羊肉丝毫没有动筷的欲望,他瞅准这个时机,把用烧饼夹着挤压过后的羊肉片呈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疑惑地咬了一口,细细咀嚼之后,龙颜大悦,赞不绝口,问是什么东西,关御厨把做法详细一说,朱元璋直夸他有心,当即决定让其专为他做此种羊肉。
关御厨为皇上做了10多年的羊肉,中间他不断改进,增减作料,使味道越来越地道,也因此屡屡得到朱元璋的奖赏。到了50多岁的时候,他告老还乡,回到了宁陵县东关老家。闲来无事,他便给家人和亲友做成坨的羊肉吃,大家吃后齐声叫好,问这羊肉叫啥名字。这一问还真让关御厨答不上来了,这么多年他一直都没给自己做的羊肉起个名字。他略一思索,道:“既然是把羊肉垛起来吃的,就叫它垛子羊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