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历史

约彩365手机下载安装 admin 2025-07-22 03:29:52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1年11月19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意大利历史"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意大利历史

历史系列条目

起源

史前意大利(英语:Prehistoric Italy)

伊特鲁里亚文明(约前12世纪-前6世纪)

大希腊(约前8世纪-前7世纪)

古罗马

罗马王国(前753年-前509年)

罗马共和国(前509年-27年)

罗马帝国(27年-286年)

(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

西罗马帝国(286年-476年)

(西罗马帝国时期的意大利大区)

后罗马时期

奥多亚塞(476年-493年)

东哥德王国(493年-553年)

中世纪

中世纪的意大利

伦巴底王国(568年-774年)

意大利王国 (中世纪)(774年-962年)

南意大利的伊斯兰历史

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年-1801年)

诺曼征服南意大利(999年-1139年)

西西里王国(1130年-1816年)

海上共和国与意大利城邦国

归尔甫派和吉伯林派

近代

意大利文艺复兴

意大利战争(1494年-1559年)

近代意大利(英语:History of Italy (1559–1814))(1559年-1814年)

拿破仑意大利共和国(1802年-1805年)

拿破仑意大利王国(1805年-1814年)

意大利统一(1848年-1871年)

现代

意大利王国(1861年-1946年)

意大利殖民帝国(1882年-1947年)

一战时期的意大利(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Italy during World War I)(1914年-1918年)

法西斯意大利 (1922年—1943年)

二战时期的意大利(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Italy during World War II)(1940年-1945年)

意大利内战(1943年-1945年)

意大利抵抗运动

意大利社会共和国

意大利共和国(英语:History of the Italian Republic)(1946年-至今)

铅色年代(1970年代-1980年代)

冠状病毒疫情(2020年)

话题

意大利历史上的王国(英语:List of historic states of Italy)

公民权利(英语:History of Italian citizenship)

钱币史(英语:History of coins in Italy)

经济史(英语:Economic history of Italy)

时装史(英语:History of Italian fashion)

遗传史(英语:Genetic history of Italy)

军事史(英语:Military history of Italy)

音乐史(英语:Music history of Italy)

邮政史(英语:Postage stamps and postal history of Italy)

铁路史(英语:History of rail transport in Italy)

年表(英语:Timeline of Italian history)

意大利主题查论编

意大利是欧洲历史古国,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伊特鲁里亚、大希腊是欧洲文明古国。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曾经统治世界的一部分达数个世纪,为后世留下深远的影响的贡献。意大利也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经过长期的分裂后,意大利终于在19世纪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意大利”一名的由来[编辑]

一般认为意大利这个名称是源自于希腊人传入的奥斯坎语Víteliú而来,拥有幼牛之地的意思[1]。“意大利”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希腊作家Erodoto的作品中,根据当时一位叫安条克的历史学家,Italia从前只有用来称呼现在南意大利部分的地区,本指亚平宁半岛南部古布鲁蒂姆地区(拉丁文:Bruttium,现在的卡拉布里亚),再不久,Italia已经可以视为意大利部落Oenotria的同义词,也可以适用于其他地区。希腊人逐渐使用“意大利”这个名称来称呼一个更广大的地区,但是直到罗马人征服整个半岛以后,意大利这个名词才适用于整个亚平宁半岛[2],原意后来引申为居住此地之人(希腊文:Italiótai)。

根据词源学考证,“italiós”为希腊语化的埃特鲁利亚语,同源词亦见于同时期其他记载,对此意大利词源学家、哲学家瓦罗(Varrone),与天文学家、哲学家伽利略均有所考证。但仍有专家对结果质疑,认为其词另有所源。最近语源学家——乔万尼·塞梅拉诺,以其论证以印欧语系源于某种闪米特语而闻名——以语言学角度考证并提出该词源自阿卡德语atalu,意为“日落之地”。

史前意大利[编辑]

一系列重要考古遗迹的发现充分证明意大利人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意大利这片领土上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在众多的旧石器时代的遗迹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弗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的波乔洛山,英塞勒尼亚的松林--在这个考古遗址里,发现人类使用火的痕迹(美国的SCIENCE杂志里曾有提到这一发现),还有巴勒莫的阿道拉洞穴,在洞穴的墙壁上发现大量石器时代的人物和动物的雕刻画。

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逐渐从猎人演化为农民或牧人,这一时期的典型是卡穆尼人(在卡莫尼卡山谷)。

伊特鲁里亚人和古意大利人[编辑]

关于意大利半岛先罗马时代居民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不完整的并且还在不停的修正。随着几次大的移民浪潮(维尼托人,翁布罗-萨贝利人和拉丁人等等),东欧和中欧地区的印欧人种移民到此,和已经存在于这片土地上的先民兼容并蓄,形成一种和平共处的状态。

根据推测,这些移民应该开始于青铜时代中期(就是公元前两千年中期)并一直持续到公元前四世纪。在此期间凯尔特人也渐渐南下到波河平原地区。

大希腊[编辑]

主条目:大希腊

大希腊是指公元前八世纪到公元前六6世纪,古希腊人在意大利半岛南部建立一系列殖民城邦的总称。这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尼亚波利斯(今那不勒斯)、叙拉古和塔兰托。

大希腊的诸城邦经常与周围意大利半岛各部族发生战争,另外,他们彼此之间也常有战争。公元前4和前3世纪,大希腊诸城邦遭到叙拉古僭主狄奥尼西奥斯统治。公元前282年塔兰托与罗马发生战争,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应塔兰托人要求支援。但是塔兰托仍然在公元前272年落入罗马人之手,至此大希腊的所有城邦陆续为罗马人占领。

大希腊在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对罗马文化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大希腊拥有发达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同时也是著名哲学家芝诺、巴门尼德、毕达哥拉斯等人主要的活动场所。希腊字母的库迈字体传给了伊特鲁里亚人,古意大利字母又演化出拉丁字母,并变成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字母。

罗马时期[编辑]

主条目:意大利 (罗马帝国)和意大利大区

根据传统说法以及之后诸如蒂托·李维的作家所述,罗马共和国建立于公元前509年。[3],地点即在今意大利的首都罗马,并以此扩充到整个意大利半岛。

作为罗马帝国的起源和核心地带,意大利一直由罗马元老院直辖,但不属于一般行省而是特殊的存在,日后的东罗马帝国也视收复意大利为重要目标,即是因为意大利在罗马史上的特殊地位。

中世纪[编辑]

主条目:中世纪的意大利

公元1000年时的意大利。

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奥多亚塞推翻,直到493年,奥多亚塞又被东哥德国王狄奥多里克推翻。不久,伦巴第人进入意大利,在意大利北部建立伦巴第王国,在意大利南部建立三个公国。罗马教廷受到威胁。751年,伦巴第人占领拉文纳并废黜东罗马帝国的总督,一度结束拜占庭在意大利半岛上的势力。面对伦巴第人的威胁,教皇请求法兰克国王援助。756年,法兰克国王丕平三世攻入意大利,为受伦巴底人威胁的教皇夺回大权。之后创立教宗国。800年,教皇在圣伯多禄大殿为查理大帝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查理大帝死后(814年),新帝国在其软弱的继任者中瓦解。由于这个,意大利面临权力的真空,而此时伊斯兰正在阿拉伯半岛、北非和中东地区兴起。在南部,意大利受到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攻击。在北部,中世纪公社力量开始兴起。852年,撒拉森人控制巴里并建立酋长国。伊斯兰于902年开始统治西西里。萨拉森人和日耳曼人等都曾侵入过意大利境内。11世纪结束意大利中世纪最黑暗的时期。贸易逐渐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沿海出现四个城邦国家,阿马尔菲、比萨、热那亚、威尼斯。

在南意大利,意大利督军区,最后一个拜占庭据点于1071年陷落。1130年,西西里伯爵鲁杰罗二世登基为西西里国王,建立起西西里的诺曼王朝。1155年,拜占庭皇帝曼努埃尔一世派军队在普利亚登陆,企图入侵意大利南部,但是遭到抵抗。1158年,拜占庭军队撤出意大利。1189年,西西里国王古列尔莫二世去世,但因其指定的继承人姑母科斯坦察已嫁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子海恩里希,不愿被德国人统治的西西里上层贵族没有拥立她,而是拥立古列尔莫的私生堂兄坦克雷迪为王。海恩里希于1191年加冕为皇帝亨利六世后,以科斯坦察的名义要求西西里王位,多次入侵西西里。1194年坦克雷迪去世,亨利六世夺取西西里王位,废黜古列尔莫三世,诺曼王朝结束。

文艺复兴[编辑]

主条目:意大利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Italian Renaissance)开创早期的文艺复兴时代,即从14世纪末期到大约1600年之间,一个具有文化上重大改变与成就的时代。虽然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4世纪早期,意大利文化里的许多面向大致都是中世纪的,而且文艺复兴一直要到这个世纪结束时才整个呈现出来。Renaissance 这个词 (意大利文:rinascimento) 的字面意思是“重生” (英文:rebirth),而这个时代最为人熟之的是,在被文艺复兴人文学者称为黑暗时代之后,重新对古典的古代 的文化产生兴趣。这些改变虽然很有意义,却集中在菁英阶层,绝大多数的人民生活跟中世纪比较起来,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意大利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北部开始,集中在佛罗伦斯。它接着往南传布,对罗马的影响尤其大,而罗马大致上是被文艺复兴教宗们重建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在15世纪晚期达到全盛时期,当时外国入侵使整个地区陷入混乱。但是,文艺复兴的想法跟理想散布到欧洲其他地方,开启北方文艺复兴与英国文艺复兴。

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为人熟知的是文化方面的成就,包括佩脱拉克、卡斯蒂廖内和马基维利的文学作品,艺术家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还有伟大的建筑物如佛罗伦斯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和罗马的圣伯多禄大殿。

外国侵入意大利的意大利战争开始于1494年法国的入侵。这个对意大利北部造成大范围的破坏并且结束许多城邦国家的独立。战争最初起源于米兰公国和那不勒斯王国的王朝争斗,随后迅速成为各种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和领土争斗。

近代[编辑]

此时期的意大利主要特征是外国的统治和经济的衰弱。在意大利战争结束后,意大利落入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控制中。在随后的近三百年间,意大利始终处在被列强争夺的状态。

17世纪[编辑]

17世纪是意大利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其特点是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其中包括西班牙对半岛的影响,以及教皇和罗马天主教会在反宗教改革的鼎盛时期,天主教对新教改革的反应。尽管有重要的艺术和科学成就,如伽利略在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的发现,以及巴洛克风格在建筑和绘画方面的繁荣,但意大利整体的经济仍然衰退。

18世纪[编辑]

西班牙王位继承(1701-14年)的战争是由西班牙国王卡卡洛斯二世的去世而引发的,他将西班牙的全部遗产都留给费利佩身上.费利佩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第二个孙子。面对法国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霸权威胁,奥地利、英国、荷兰共和国和其他小国家(萨伏伊的公国)在海牙签署了一个大联盟。这个联盟成功地击败了法国-西班牙的“两个王冠”,随后的《乌得勒支和约》和《拉什塔特和约》将大部分意大利(米兰、那不勒斯和撒丁尼亚)的控制权从西班牙转移到奥地利,而西西里则被割让给萨沃伊的公国。

1796年,拿破仑入侵意大利,并且建立意大利王国 (拿破仑时代),这是意大利近代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实际上被法国控制)。但在拿破仑战败,1815年维也纳会议召开后,意大利再次陷入分裂。

1812年的意大利,深绿为法兰西帝国领土,绿色为意大利王国,青绿色为那不勒斯。

统一[编辑]

主条目:意大利统一

欧洲 - 1814

自从维也纳会议将意大利再次置入分裂状态后,意大利人就不断为国家的统一努力。1860年5月5日,加里波第和1000名红衫军从热那亚出发前往西西里岛,并推翻波旁的统治。随后加里波第又胜利的进入帕勒莫。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直到1870年,罗马城被并入意大利,意大利至此宣告完全统一。

王国与法西斯政权[编辑]

意大利独立建国后,其的经济状况较其他西欧国家落后,政局也较为动荡。南北意大利之间巨大的经济差距,迫使不断有南方的意大利人搬迁到北部或前往新大陆。意大利本来与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之间签订有三国同盟。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但意大利在战后并未完全得到英法应允的土地。由于谈判桌上的失败加上战争为意大利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冲击,导致国内形势持续不安。法西斯党则利用这一时期崛起掌权。

在二战中,意大利身为轴心国成员,陆续吞并埃塞俄比亚,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及希腊,控制了整个地中海。二战战败后,君主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意大利共和国的建立。

1860年以来法国殖民的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编辑]

主条目:意大利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意大利带来经济破坏和社会分裂。随着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退位,他的儿子,新国王翁贝托二世受到意大利是否会进行另外一场内战的压力。一场全民公投发起来决定意大利是否保留君主制或者成为共和国。1946年6月2日,共和派赢得54%的支持。意大利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萨伏依王朝的男性成员被禁止进入意大利,这条禁令直至2002年废除。根据1947年意大利和平条约,东部边境被南斯拉夫吞并。同时,意大利失去所有的海外殖民地。

参考文献[编辑]

^ J.P. Mallory and D.Q. Adams, Encyclopedia of Indo-European Culture (London: Fitzroy and Dearborn, 1997), 24.

^ Guillotining, M., History of Earliest Italy, trans. Ryle, M & Soper, K. in Jerome Lectures, Seventeenth Series, p.50

^ Langley, Andrew and Souza, de Philip, "The Roman Times", Candle Wick Press, Massachusetts

查论编欧洲各国家和地区历史联合国会员国

阿尔巴尼亚

安道尔

亚美尼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白俄罗斯

比利时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保加利亚

克罗地亚

塞浦路斯

捷克

丹麦

爱沙尼亚

芬兰

法国

格鲁吉亚

德国

希腊

匈牙利

冰岛

爱尔兰

意大利

哈萨克斯坦

拉脱维亚

列支敦士登

立陶宛

卢森堡

马耳他

摩尔多瓦

摩纳哥

黑山

荷兰

北马其顿

挪威

波兰

葡萄牙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圣马力诺

塞尔维亚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土耳其

乌克兰

英国

公认主权实体

马耳他骑士团

梵蒂冈(圣座)

欧洲联盟

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阿布哈兹

科索沃

北塞浦路斯

南奥塞梯

德涅斯特河沿岸

属地和其他特殊政区

阿克罗蒂里和泽凯利亚

奥兰

法罗群岛

直布罗陀

扬马延

根西

泽西

马恩岛

斯瓦尔巴

查论编 意大利主题历史

史前时代

伊特拉斯坎文明

大希腊

古罗马

王国

共和国

帝国

意大利王国

神圣罗马帝国统治

中世纪

文艺复兴

意大利战争

外国占领

统一

意大利王国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意大利共和国

艺术史

葡萄酒史

音乐史

经济史

军事史

政府 政治

共和国

宪法

总统

总理

议会

众议院

参议院

选举

政党

司法

货币及财政政策

外交政策

外交

人权

LGBT权益

军队

地理

半岛

北部

东北部

中部

南部

环境政策

地理区划

行政区划

城市

山脉

阿尔卑斯山

亚平宁山脉

火山

地震列表

省份

市镇

岛屿

湖泊

河流

经济

一级产业

二级产业

劳力

通讯

交通

银行

能源

新闻

证券交易所

南方问题

文化

建筑

艺术

科学

电影

料理

民俗

雕塑

时尚

歌剧

文学

哲学

媒体

音乐

神话

电视

戏院

世界遗产

社会

美学

人口

语言

治安

教育

礼仪

法律

人种

文字

宗教

体育

医疗

分类

主题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