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十八子大赏

日博365备用网站 admin 2025-10-30 02:24:10

​​1. 清青金石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青金石径约1.1公分 全长约14.8公分

2.清蜜蜡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周长约33.5公分 珠径约1.5公分 佛头径1.8公分 佛头塔长1.7公分 记捻长14.5公分

3.清药珠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珠径1.3公分 佛头径1.4公分;含坠角全长27.3公分;手串连佛头长14.4公分

​4.清珊瑚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带穗全长29.0公分 珊瑚珠径约1.3公分 手串周长31.0公分

​​

5.清茄楠木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17.5公分 珠径1.5公分 玉坠一个长8.0公分 一个长7.0公分茄楠木手串,以丝绳贯串茄楠木珠十八颗与珊瑚珠佛头二颗而成,珠与珠间隔以扁圆形玉片。手串上还繫有立体长方形与雕饰飞鱼的饰件,玉饰件皆见近似旧沁之黄褐色。不论是玉色,或是珠与珠间的玉片,都为质朴的木质手串增添贵重,让人更为珍惜。

6.清茄楠木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29.0公分 珠径1.7公分茄楠木手串,以丝绳贯串茄楠木珠十八颗与木质佛头二颗而成。佛头与佛头塔表面缉米珠为“寿”字,佛头塔下接的木质背云与坠角,亦以蝙蝠、“寿”字为装饰主题,可见本器装饰中所蕴含的“福”、“寿”等吉祥意涵。

​7.清茄楠木雕“囍”字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30.5公分 内径12.5公分 茄楠木直径1.35公分 佛头珠直径1.5公分浅浮雕“囍”字茄楠木珠串成,间隔四个珊瑚珠为佛头、佛头塔下以真珠间隔雕粉色碧玺鱼为背云,翠玉坠角为饰。

8.清茄楠木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茄楠木手串,据黄籤记载至少是乾隆年间已入宫收藏,以珊瑚珠为佛头、佛头塔,或有加串饰。所附锡盒包有锦布,内部有镂空锡隔垫。盒内还有香末,足见清宫以茄楠香末养香的样貌。至今打开锡盒香味依然。​这种茄楠木手串应该制作了一批,都配有锡盒,长度、珠径和佛头略有区别。

​其 一 长31.0公分 珠径1.7公分茄楠木手串,以丝绳贯串茄楠木珠十八颗与珊瑚珠佛头二颗而成。珊瑚质佛头塔下以黄色丝绳繫翠绿色玉质金刚杵为饰。

​这个碧玉金刚杵极美,而且珠径大,光泽圆润华美

​​​

​其二 长19.0公分 珠径1.3公分

​附件黄籤 纪事 一面写“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初一日收”,一面写“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珊瑚佛头二箇/塔一箇”

​其三​ 长17.0公分

​附件黄籤 纪事 一面“乾隆四十年闰十月初四日收”,另一面写“伽南香十八罗汉一盘/珊瑚佛头一箇/塔一箇”。

​其四 ​长22.0公分 珠径1.2公分

​其五 长23.0公分 珠径1.3公分

8.清茄楠木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22.4公分 珠径2.0公分茄楠木手串,以丝绳贯串茄楠木珠十八颗与木质佛头二颗而成,珠与佛头的质地非常相似,但佛头稍大,佛头塔处有黄色丝绳所制成的环纽。

9.清枣核雕仙人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约17.0公分 盒径9.2公分枣核十八粒,依果核大小、形状雕出身材、神情不同的仙人,每人服装及手持物各异;有珊瑚佛头三,佛头塔一,明黄阖贯。收于嵌金银丝圆木盒中。 ​​​

10.清橄榄核雕罗汉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带穗长49.5公分 长26.0公分 珠径长2.0 宽1.4公分 珊瑚佛头径1.8公分手串,以丝绳贯串木珠十八颗与珊瑚珠佛头四颗而成。木珠随形雕镂阴线纹,刻划出宽面大肚、笑容可掬的人物。六记捻分饰以青玉瓜、猴、蛙、壁、莲蓬、及玉坠等,垂以蓝色丝穗。首端饰珊瑚佛头塔一,镀金杵二,青玉璲一,雕白玉古钱一,下接二珊瑚珠与蓝色丝穗。

11.清橄榄核雕镂空八仙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珠径长4.0公分 宽1.8公分 含穗长32.0公分八个橄榄核分别雕成八仙形状,刀法深峻,人物眉目生动。用黄絛穿繫后,另配绿松石佛头二,绿松石佛头塔一,下接玛瑙珠二、旧玉管珠一、白玉坠角二、黑色珠二;另有白玉方胜式记捻二。手串与数珠原为僧尼及善男信女等信众唸佛时计算诵读次数的工具,后来因讲究质材、色泽或雕工,而衍成一般人把玩、珍藏的饰物。通常手串由十八粒珠贯串而成,又称十八子;数珠则由一百零八粒珠贯串而成;但也有不及或不止此数者。这串手串,因用八仙故实,故仅八粒珠。从这件手串的点查号:“吕特”二字可知,民国十三年(1924)溥仪出宫时收贮在养心殿的一个保险柜中,却未曾留下锁匙,后来请来北平城内的锁匠才打开。这个保险柜内的文物可说是清帝最珍爱的宝贝,故而这件用八个橄榄核雕刻串成的手串也深获清帝锺爱。

​12.清果核手串(十八子),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17.5公分

13.清黄碧玺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25.0公分 珠径1.3公分以丝绳贯串黄碧玺珠十八颗与珊瑚质佛头二颗而成手串。佛头与黄碧玺珠间以荷叶形小片绿松石相隔。珊瑚佛头塔下接碧玉背云与碧玉坠角,背云浅浮雕蝙蝠与鸟纹,坠角浅浮雕蝙蝠攫瓜果之貌。佛头塔处有环纽,可用以为佩饰。手串上繫有黄籤,黄籤上墨书:“赏黄碧玡王松手串一盘,珊瑚佛头塔,绿玉背云坠角二箇。”

​14.清玉碧玺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30.0公分 珠径1.315公分 佛头径1.6公分手串,以十八颗翠玉珠串成,间饰四颗粉红色碧玺,串首作成葫芦形,以蓝丝带串红色碧玺一块,雕各式纹样,间饰缉米珠,以两水滴形粉红碧玺为坠。

15.清紫碧玺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手串周长31.0公分;珠径0.8公分 佛头径1.6公分;记捻残长11.0公分;背云长2.0公分 宽2.2公分

​16.清玉碧玺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11.0公分 珠径1.3公分手串,以十八颗褐色玉珠串成,间饰四颗粉红色碧玺,串首作成葫芦形,以黄丝带串金刚杵、珍珠、土褐色圆玉佩和笈形玉坠两条,间饰缉米珠。

​17.清黑漆描红梵字手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珠宽约2.4公分木珠二十八颗,髹涂黑漆,其上红书梵字。佛头珠呈十四面体,细刻划六字真言与大黑天图像。

​​​​